在某一次新人结训会上,公司总经理杭康先生说了这么一句话:梦得公司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每位员工都应思考一下自己想在这个平台做什么,怎么做,最终将获得什么,自己能否保持一颗纯粹而简单的心,让所做的事情都能回归到原点,回到原点亦即是纯粹地做事,代入私心杂念的做事必然是做不好的,做不正的。
公司杭总一直是阳明心学的爱好者,虽然未对阳明先生的著作做深入的哲学研究,但是他对心学思想体悟很深,并且用来指导平时工作生活学习,受益匪浅,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向员工推荐心学思想,希望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的伟大智慧。会上说的这一番深邃而富有哲理性的话,值得我们每一位员工好好体悟一番。近几年,我本人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饶有兴趣,充实自身思想的同时也在努力践行,对总经理说的这些深有同感,遂在这里做一下个人浅浅的解读,以期与各位同事共勉。“纯粹的心”、“回归原点”、“纯粹的做事”究竟是指什么,这跟心学的思想又有什么联系?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先简单谈一下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
近几年,关于阳明先生心学思想的研究非常火热,各种解读著作也是层出不穷,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有三个重要的核心观点:
1、心即理。首先得承认我们人人具有这颗“心”,此心不是指血肉之心,也不是人的念头、意念等等,此心是人的本心本性,本源于天道,正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道是宇宙中一切存在及运行的规律,而既然我们的心本源于天道,因此天下万事万物的理必统摄于我们的心内,心就是天理,就是天道,就是阳明先生后面说的良知,这颗心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这颗心才是我们灵魂所在,不要把自己看小了,阳明先生也说,圣人之道,吾性具足,人人都具备圣人潜质,修行就是要把这颗圣人之心通过做人、做事将它呈现出来,也就是后面说的致良知。2、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论,不管我们认为的“知”是人的感知、认知、知识、良知等等,最终必然都是需要落实到真实的行动中去的,也就是阳明先生提出的心上磨,事上练,在实践行动中去体悟,去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心身内外统一,实现人与事、物的三相和谐,亦即是天地人和的境界。如果知行不合一,长此以往,此人必然是心身分裂的,必然是不真诚的,如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3、致良知。良知如前所说就是本心、天理、天道,人人本自具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致良知就是人在做事时将良知扩充到事事物物中,还原事物的本真,还原事物的真相,使事事物物得其正,得其理。既然良知本自具足,为何现实中有这么多人无法做到行良知、致良知,正是良知在发而显用的过程中,被越界的本能而遮蔽,人的本能本来是维护自身存在的一个先决条件,然而本能很容易越界,越界的本能就是私欲,在私欲的干扰下做人做事,必然做不到知行合一,做不到致良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理解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最重要的一个核心目的就是将此思想落实到我们平时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是先生一直提倡的“知行合一”。现在回过头再来看杭总的那番话,纯粹简单的心就是阳明先生说的本心,就是良知,保持这颗心去做人做事,就是致良知,当我们在企业工作时,良知指引你当下岗位应该做什么,你就马上去做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就必须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做,回归本心,践行知行合一,不带有任何的个人私情杂意、私心杂念,也就是杭总说的纯粹地做事,这样做出来的事才是本本真真,才是事情的最终真相,就是回到了事物的原点,回到了人的原点,所谓原点就是本真的真相,事物得以真相必然是好的,人得以真相必然是正的。 当前社会物欲横行,人心躁动,精神茫茫荡荡,追逐着私欲之乐,然而各种焦虑与患得患失之感充斥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体会不到真正的幸福感,我们迷失了自己,如何找寻真正的自己,孟子给出了我们答案,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那颗逐外的心放出去太久了,让它回归本心,回到原点吧,孟子也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那种从本心发出的快乐才是无上的快乐,永久的快乐,此乐远超于私欲之乐,这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幸福,这才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人生。正因此,不管这个时代如何变化,经典永远是经典,只要你走近它、践行它,它就会正面地回应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以纯粹的心 做纯粹的事,由ld体育官网于2023.11.20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sunshinecleaningbc.com//newsdetail.asp?ID=891。